《我在四合院有个家》

第二百四十八章,五虎开路(求订阅)(3/7)

  尽管在雾都十多天的交流学习中,他跟周济民的交流不算多,但留给他的印象,非常深刻。

  仅仅只是数学上面的成就,常振吉就钦佩不已。

  何况,刚到雾都的时候,当时的周济民就给大家一个特大惊喜,那就是口罩。

  雾都的空气质量问题,都被一一验证过了。

  如此复杂多变的空气检测,周济民都可以轻松完成,又怎么可能会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面犯错呢?

  再者说,前天他知道周济民平安到底京城之后,他也全身心投入到了压缩机技术的研发当中。

  这部分资料,他在出国这段时间并没有带着,可就在刚才,他已经验算完了。

  准备来这里,跟大家分享好消息呢,没想到他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。

  郑院长闻言,把他前面的资料递给常振吉,道:

  “老常,你自己看看,你看看能不能算出来?”

  老邵、闵教授等人也纷纷把图纸递了过来,表示这些图纸就是最完美的错误。

  见大家都对周济民提供的技术资料口诛笔伐,真的非常生气的样子,倒是令常振吉心里的不详预感,更深了。

  “对了,周主任没过来找大家吗?”

  前天老常去了一趟文津街,去看了那些机床技术资料,知道了老林的安排。

  可他现在也没有见到周济民,然后还看到老邵等人纷纷摇头,心里的疑惑更大了。

  “既然这样,那我先回去算一算,实在不行,我亲自去找周主任。”

  在雾都的时候,他倒是可以跟着老段他们一起喊周济民的名字,但现在这个场合,不适合。

  所以,还是以职务为称呼。

  常振吉不傻,他大概猜测这里面肯定有什么误会。

  但应该跟周济民没有什么关系,毕竟他的技术和人品,值得信赖。

  拿着资料离开实验室之后,常振吉扭头就去找费恺文了。

  刚才在实验室的时候,他就没有见到老费。

  找了一圈,并没有在办公室、家里见到老费,常振吉这才放弃找人。

  转过天,他熬了一个晚上,嗯,还是没有验算完。

  但他并不是专业的数学教授,所以很多公式的运用和运算上,跟数学家还是有差距的。

  没有找到痛点,也不太清楚什么情况,他只好保持缄默,休息好之后继续研究。

  然而,吕千祥却突然发来了通知,让他去文津街那边。

  “吕主任,是有什么事情吗?我昨晚通宵了,没什么急事的话,我就不过去了。”

  吕千祥闻言也是无语,这些搞科研的人,是敬业得非常可爱可敬,但这不是伤害身体嘛?

  干嘛非要自残呢?

  当即,吕千祥只好关心了对方一句,旋即表示不来参加也可以,到时候会把会议内容通报出来的。

  老林还是很体贴这些科研工作者的,所以能迁就的,尽量迁就。

  常振吉闻言,却表示没关系,他马上就到。

  等到了文津街的办公室,他顿时就大吃一惊。

  因为现在到的人,比前天还多,并且全都是大老啊。

  中科院的华老、京城航空研究所的裘海俊、航天航空大学的郑院长、北大材料学的潘成权等等。

  搞数学的、搞民航的、搞战斗机的,好几个领域的大人物都来了,把整个会议室都塞满了。

  就是唯独不见周济民。

  好几十号人,容不下一个周济民?

  这事儿,透露着诡异,还是先安静下来,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。

  “老邵,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?”

  坐在老邵旁边,常振吉小声询问道。

  前者摇摇头,并没有说什么。

  接到通知的时候,说是关于内地航空技术的发展讨论,估计是跟之前周济民给的技术资料有关系吧。

  现如今的内地航空技术,除了远在东北的哈工大之外,京城这边的各个大学、研究所,有一个算一个,都没人敢说自己第一。

  偏偏周济民个人拿出来了全套技术,但这个技术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超前还是核心技术遗漏了,居然无法验算出来。

  很快,老林等几个领导进来了,会议正式开始。

  没有老生常谈的话,寒暄几句,领导就直入正题了,就是聊飞机的事。

  先是询问各大科研机构,各自负责的技术研发进度到哪了?

  一众科研大老暗暗滴咕,领导这是怎么回事?打什么哑谜呢?

  研发进度这件事,不是一直都有汇报吗?还需要再问一次吗?

  但大家还是老老实实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