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崎路行》

137-反客为主-4(2/3)

r>
    樊瑛见他突然造访,十分惊喜,留他在家好生款待了两日,将救他出狱之后京城诸事逐一相告。原来,当日贿赂庞勇,老仵作等一干人实属应急之策,事后,庞勇便照樊瑛吩咐,灌了几大壶烈酒,醉得不省人事。第二天陆杲气急败坏地责问时,只说得知狱中有犯人死了,就按老规矩半夜送出去埋了,至于是谁去埋的,当时醉酒,记不得了。老仵作向来一丝不苟。看着簿子上的详细记录,陆杲气打不出一处来,把庞勇打了一顿板子,直到樊瑛前来好言相劝才作罢。可他心里明白,这就是樊瑛的把戏。当日把丘胤明从刑部大牢秘密提往北镇抚司,除了庞勇和几个亲信校尉,外人的确不知道那犯人就是丘胤明,而曹公公的意思,也的确是不能说动便将他打死。如今这样的结果,直让他恨得牙痒痒。说起这,樊瑛也觉得庆幸,那计策可说是漏洞百出。事后,樊瑛立即又给了庞勇许多好处。如今这案子,刑部和大理寺都搁置了起来,皇帝也没问,就算是一桩悬案了。

    这日晚间,樊瑛一面和丘胤明喝酒,一面翻看着荆州官员的供状。看毕,赞赏道:“贤弟办事真是精细稳妥,有始有终。关于你的案子,近来有不少人背地里说应该重新审查,不过顾忌着曹公公,又牵扯到了宗室,所以不好提出来。等过了风头,从长计议吧。到时候一定还你清白。”樊瑛又为他添满酒杯,道:“其实,你的官职当时只是暂去,日后倘若翻案,说不定……还可以恢复的。”

    丘胤明笑道:“无所谓。在朝中我可是已死之人,不指望这些。如今早有新的打算,将来换条路走,还是能够出人头地的。说来,比做官还自在些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。”樊瑛眉毛一挑,道:“你先前那个柴管家,现今过得不太好啊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丘胤明放下手中的酒杯。

    “你走后,过了些时日,我派人打听过他的情况。说是和本家的兄长有矛盾,回乡之后,没了收入,日子过得很清苦。我便接济了他一点,不知现在如何。要不要去看看?”

    丘胤明道:“那我明天一早就去。”

    “我和你一起去吧,反正这些天都闲着。”

    次日一早,丘胤明和樊瑛便装出城。之前听柴班说过一些本家的事,知道他家在西山脚下的桃园村,本家养花为业,可到底多少亲戚,关系如何,却是一概不知。西山离城不远,骑马不久便到。深冬方过,山野地头一片衰草,只有满山松柏森然苍翠。京城附近的的百姓大多不以农耕为业,或做些手艺,或种些暖房蔬菜,瓜果菌子,或开塘养鱼,都比种粮食来得划算。花农也不少,京城里皇宫内院,官府富户,谁家不是日日摆放鲜花。

    樊瑛知道路,二人很快就找到了桃源村一角的小院子。只见高矮不一的荆扉内,那砖瓦陈旧,墙壁斑驳的屋子,便是柴班家里。丘胤明正暗自内疚,之前怎不知他家里这般清贫,可当时给他的月钱也不少啊。

    在院外拴了马,二人便去敲门。不多时,有人应门,正是柴班。柴班抬眼见丘胤明造访,又惊又喜,连忙将二人请进家里,唤来儿子,端茶倒水。丘胤明四下里一瞧,这屋子里和外头看上去一样破旧,墙壁上满是烟火熏燎之色,窗纸也不知补了多少回,屋里暗沉沉的,只有供桌前新买的福禄寿三星画像鲜亮得很。见柴班一脸不自在,丘胤明不禁径直问道:“老柴,你家为何如此艰难?”

    “唉。”柴班摇头叹道:“真是说不出口啊。不过大人既然问了,我就不藏着了。说来,真是惭愧。”丘胤明拉他坐下,道:“不要拘谨,到底怎么回事,说了我替你出气。”

    柴班这才将前因后果诉说了一遍。原来,柴班上头还有一个兄长,生得伶俐,故得父亲偏爱,早就想着把家里的田地和家产都留给大儿子。所以,当年父亲去世之后,柴班的兄长就把他从祖屋里赶了出来,柴班无法只能到京城里去寻生计。幸亏他办事麻利可靠,从起先的一般佣人做到了管家。原本收入不错,足可过上好日子,可他偏是个孝子,父亲去世了,家中尚有老母,兄长每每以赡养老母之名向他索要钱财,他都毫不吝啬地给。所以,母亲向他大哥请求,让柴班的妻儿搬回祖屋居住,他大哥也勉强答应了。谁知,就在两个月前,柴班老母病逝,刚忙完丧事,大哥便翻脸不认人,将他一家又赶了出来。

    说到这,柴班见丘胤明一脸不愈之色,连忙道:“想想也算了。大哥就是这脾气,我早习惯了。等开春我再去城里寻份差事,到时候搬走就是了。不想和他们计较。大人,你别在意。”

    丘胤明心里一酸,忽然生出一个念头,对柴班道:“再找差事,未必有个合意长久的。我倒是有份差事,就不知你愿不愿意远走他乡。”柴班眼里一亮,问道:“难道是大人需要人手?可我,只会管管家事,算算账什么的……这个……”方才看见丘胤明时,就猜想他如今定是和祁先生他们一样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