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之狼行天下》

王者归来6(2/3)

羞成怒,他原本只是想作壁上观,后来得知君侯归来的消息是有人伪造,其目的显而易见,是想依次提升士气,寻机与皇帝决战。

    侯成何等精明,从中当可窥见丞相必然还是毫无音讯,否则相府不会急着弄个假消息出来,更不会急着和皇帝决裂,唯一的解释就是,相府依然是黔驴技穷,穷途末路了。

    若没有丞相吕布这杆大旗作为号召,仅就当下这些人,严氏只是女子,成不了什么气候,独自吕幸年纪尚小,在军中也没有威信,根本压制不住吕布手下的一干骄兵悍将。

    其中高顺、张辽等人皆都是虎狼之辈,若吕布一死,相府必三崩散,到那时又将是群雄并起之时,而侯成自己,却是众将中实力最为羸弱的那一个,若不及早谋划,到时候只怕喝汤也轮不到他。

    所以当皇帝向他抛来橄榄枝的时候,侯成几乎没有犹豫,立时便领了兵马前来,打算相府一倒,他便可以顺势收复相府实力以补充自己,到时候他也来个拥皇帝自重,也不枉自己征战半生了。

    在得知魏续并不和自己一路,侯成急忙传信息给阳坡埋伏的禁军,告诉他们相府之人已经获得了他们在此设伏的消息,正有大军从外围包围而上,要将他们一网打尽。禁军得讯即刻撤走,并在魏续必经之地设伏,与侯成合兵一处围点打援,想要先消灭魏续的风陵渡援军,将相府人马困在这山上,成为一支孤军。

    如今魏越兵败,众人被困于狭长的坡道之中前进不得,合议唯有撤至坪上小城之中再做打算。

    既然禁军与侯成都已经知道了实情,那严秀丽也就没有必要再去风陵渡了,多日的伪装,几乎连她自己都已经相信,夫君会于今日归来。此刻决定再不用去风陵渡,反而有些惆怅,就像自己一定会错过什么一样。

    坪上小城只是土坯建造,城中人口仅有上百户,也算当时规划之人雄心勃勃,使的坪上城尚有许多空余之处,足可安置上千人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上万人的大军,也只能将一众文官属吏先安置在城中,让其余将校在坪上城外的空地之上扎营。

    上万人人头攒动,对于郊外的坪上村民来说并不稀奇,因为每年的兵马调动都需经过此地,有时候兵力达到数万人,曾经有前后山兵马接连不见尽头的壮观景象。

    而像这样上万大军驻扎于小城四周,却还是头一次,村民并不害怕大军,毕竟并州军于民秋毫无犯的想法早已经深入人心,甚至有村民结队而来,提着蔬菜果篮、鸡蛋腌肉前来犒劳三军,只是他们说携带之物对于上万人的大军来说,只是杯水车薪了。

    严秀丽亲自接待,好言劝回村民,不但不取百姓之物,反倒馈赠每人金钱若干,以补此来滋扰之罪。

    百姓无不感恩戴德,人人交口称赞丞相夫人不但人美心善,还能理政带兵,果然与丞相是天作之合,都是人中翘楚。

    当日,严秀丽与相府众人便在坪上驻扎,至于不沿路返回安邑,其一是因为下山弯道稠密难以尽速,若被侯成从后袭扰,弯道上的兵将就会尽数暴露在侯成的弓箭之下,因此撤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。其二是因为严秀丽在安邑自有布置,只有在此紧紧吸引侯成的守备军与皇宫禁卫,安邑城中才能从容行事。

    而此时的安邑城中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
    禁卫守军、相府卫兵几乎前后脚尽都出了城,原本剑拔弩张的城中形势却没有半分削减,甚至越发激烈了。

    趁着城中守备空虚,相府倾巢而出之际,皇帝令宫中内卫数百人,将城里吕布一党官员的家眷全部扣押看守,城外决战他并没有十足的胜算,为防万一,皇帝只能铤而走险,多抓一些倚仗在手中,备做今后万一兵败之用。

    内卫尽出,皇宫从没有像这样松弛过,有一股无形的压力,笼罩在皇宫上空,只压得皇帝喘不过气来。

    皇帝知道,那是自己对孤独、对未知命运的恐惧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,原本他可以做一个安逸清闲的皇帝,他自信在吕布有生之年,他自己绝不会有难,可吕布之后呢?

    相府上下数百人,关联兵将文臣上万人,岂会就此放弃主动?当吕布百年之后,其子承接大业,便是他这个皇帝寿终正寝之时。

    所以他不得不寻找时机,为了他自己余生的性命,也为了大汉基业不至于葬送在他自己的手中。

    自从他两个儿子无辜横死之后,皇帝便已经不能回头了,那分明就是相府给予他的警告,警告他不要碰不该碰的东西。

    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他身为皇帝,就应该站在高台之上,尽享万民欢呼拥戴。

    如今吕布失踪杳无音信,相府正是最虚弱的时候,群龙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